艾叶的功效与作用:阴虚血热者慎用(艾叶的功效与作用:阴虚血热者慎用吗)
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早在《诗经》时代,艾草就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生植物。艾草有强烈的香味,南方端午节用来挂在门上,有一种温和的气味,可以食用。它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。但艾蒿叶的作用是什么呢?艾蒿叶的作用是什么?亲爱的,你一定也想知道它。所以让我们一起阅读^_^
成分:含有挥发油,主要在油中Ⅰ,8-桉叶精、α-侧柏酮、α-水芹烯、β-丁香烯,樟脑,藏茴香酮,反式芦苇醇,Ⅰ-α-松油醇。
性味:辛、苦、温。
归经: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功效: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;外用祛湿止痒。
艾叶的作用:一、临床应用:
1、慢性肝炎的治疗。取艾叶制成注射液,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.5克,每天肌肉注射4毫升,总疗程1~2个月。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保肝药物。治疗123例,其中迁延性肝炎39例,近期治愈28例,显效6例,改善5例;慢性肝炎46例,近期治愈21例,显效19例,改善6例;肝硬化15例,显效3例,改善4例,无效8例。总有效率92%。
2、肺结核哮息症的治疗。用10{bf}艾叶液每次30毫升,每天服用3次,食用前半小时服用。临床观察37例,均服用异烟肼,3例并发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,加用毒毛旋花子苷治疗,一般服用艾叶液1~1.5月。经上述治疗,31例气短咳嗽减少,哮喘消失,痰量明显减少,肺干湿罗音减少或消失;其余6例疗效差或无效。经验表明,对肺部无严重纤维增生或肺气种的人有较好的效果。
3、慢性气管炎的治疗。取干艾1斤或鲜艾2斤,洗净切碎,用4000毫升水浸泡4000毫升~6小时,煎煮过滤,滤液约3000毫升,加入适量调味剂和防腐剂。日服3次,每次30次~60毫升。或者每天做两次注射剂,每次肌肉注射2次~4毫升。治疗154例,近期控制6例,显效21例,改善81例,无效46例。或用蒸馏法提取艾叶油,制成胶丸或糖衣片服用,每天量0.1~0.3毫升,分3~4次口服,10天一疗程。治疗138例,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1.88%,最近的控制和显效率占46.37.37%。每天用艾叶22(干品),红糖5元,加水煎成100毫升,分3分~四次服,一周一疗程。治疗484例,有效76.1%。
4、治疗急性菌痢疾。20%艾叶煎剂,每天服用4次,每次服用40ml,观察21例,均治愈,平均住院5.5天。在治疗过程中,维生素B和C应同时补充,个别病例应输液。
5、治疗室日疟。取干艾叶0.5~12.切碎,用文火煎2小时左右,过滤加糖,发作前2小时服用,连续服用2天。治疗53例后,症状控制效率为89{bf}血内疟原虫阴转率为56.2{bf}。药液必须现制现用,每天使用12种疗效好。
6、钩尾皮炎的治疗。取直径1.5厘米的艾绒卷,在局部钩尾感染24小时内熏烫钩尾感染部位。对于皮疹多、范围广的皮炎,患处皮肤分区逐一熏烫5分钟。治疗106例,消失瘙痒77例,仍有瘙痒感28例,奇痒感1例。晚上艾熏后,患者通常会停止瘙痒入睡,第二天早上瘙痒消失。对照组60例未治疗,瘙痒持续时间短至3~4天,长则5~6天来,少数皮炎发红,水泡因抓破而溃烂。治疗组呼吸道症状(气急咳嗽)的发生率为1.88{bf},对照组为14{bf}。
7、治疗女性白带。取艾叶5{bf}煎汤去渣,将2个鸡蛋放入汤中煮沸,吃鸡蛋喝汤,连续服用5天。
8、治疗寻常疣。取新鲜艾叶擦拭局部,每天几次,直到疣脱落。治疗12例,最短3天,最长10天。
二、药理作用:
1、抗菌作用。
(1)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,α-溶血链球菌,B-溶血链球菌,白喉杆菌、假白喉杆菌、肺类双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柠檬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葡球菌、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。
(2)用小野艾叶吸烟,对各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。小野艾水浸剂和煎剂在试管中也能抑制各种致病真菌。
(3)野艾水煎剂,试管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,α-溶血性链球菌、肺炎双球菌、白喉杆菌、宋内氏痢疾杆菌、伤寒及副伤寒杆菌、霍乱弧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2、抗真菌作用。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弱(与黄连、黄芩等煎液相比),15{bf}堇色毛癣菌浓度开始抑制,30{bf}除絮状表皮癣菌、足跖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仍发育外,其他为徐兰氏黄癣菌、徐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、狗山芽癣菌、同心性毛癣菌、红色毛癣菌、锈色毛癣菌、堇色毛癣菌均停止发育。曹红烈等也证明了艾叶的水浸剂(1):4)在试管中,对堇色毛癣菌、徐兰氏黄癣菌、奥杜盎氏小芽癣菌、羊毛状小芽癣菌、红色表皮癣菌、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同时,孙迅还测定了艾叶烟熏法对许兰氏银屑病、许兰氏银屑病蒙古变种、同心性银屑病、堇色银屑病、红色银屑病、絮状表皮银屑病、铁锈色小芽银屑病、足底银屑病、脚趾银屑病、狗小芽银屑病、石膏样银屑病、申克氏菌、斐氏酿母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抗菌作用。
3、平喘作用。
(1)艾叶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,对抗乙酰胆碱、氯化钡、组胺引起的气管收缩;增加豚鼠肺灌流量。艾叶油0.5ml/kg灌胃对乙酰胆碱-组胺混合物喷雾可抑制哮喘豚鼠,艾叶油2×10(-4)ml/kg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,能对抗乙酰胆碱、氯化钡引起的收缩。由艾叶油和吐温-80制成的混悬液可以抑制肺组织释放缓反应物质(SRS-A);它能直接拮抗慢反应物质,抑制肺组织和气管平滑肌释放慢反应物质;豚鼠用艾叶油灌胃后,肺组织中慢反应物质含量降低不明显。1981年,有人从艾叶平喘作用强的中沸点油中分离出两个平喘作用强的单体,即α-萜烯醇和反式芦苇醇;动物实验表明,其平喘效果强于艾叶油。分离在艾叶油中的萜烯醇-4240-300mg/kg灌胃或喷雾,α-萜烯醇80-120mg/kg灌胃,能对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哮喘,另外两种成分是反式芦苇醇(TCMLIBanscarveol)与β-石竹烯(β-caryophyllene)还显示了平喘的作用。1{bf}α-萜烯醇的吸入可以抑制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,抵抗卵白蛋白过敏和攻击引起的豚鼠肺机械功能的变化。
(2)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。
4、利胆作用。取艾叶油胶囊,用2{bf}叶温为混悬液(每1毫升含艾叶油755)μl)。大鼠0.8ml/100g和0.3ml/100g十二指肠注射给药,分别是艾叶油一组和二组。去氢胆酸阳性对照组(DHC),每片0.25g配成20{bf}混悬液,0.3ml/100g,十二脂肠给药。四氯化碳中毒组:四氯化碳1ml/用艾叶油灌胃1次,中毒24小时进行利胆试验ml/100g十二指肠给药。对照组用2{bf}吐温0.3ml/100g十二指肠给药。小白鼠分为3组,艾叶油组,0.2ml/10g十二指肠给药。去氢胆酸组,5{bf}去氢胆酸0.2ml/10g十二指肠给药。0.2生理盐水组ml/10g十二指肠给药。实验结果:艾叶油混悬液0.8ml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增加91.5{bf},与给药前有显著差异;0.3ml/100g组最大限度地增加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{bf},与药前有显著差异;去氢胆酸组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83.2{bf};与正常大鼠相比,四氯化碳中毒组大鼠的胆汁流量也显著增加,利胆作用减弱,维持时间短;2{bf}吐温对胆汁流量没有明显影响。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,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{bf}。
5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。艾叶中β-谷甾醇和5、7-2羟-6、3、4、4、3甲氧基黄酮,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显著作用。温瑞星等研究了艾叶的加工方法。不同产地的艾叶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表明,不同的艾叶加工产品对血小板聚集率有不同的影响。加工方法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,不同加工方法的产品实验结果差异很大。炒炭和醋炒焦效果差;炒焦、醋炒炭和生艾叶对血小板聚集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,可以在三个剂量水平上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(p{lj}lt;0.001)。在安国艾叶的几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,酒精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为突出,其他两种溶剂(乙酸乙酯、氯仿)提取物也有抑制作用,但效果不如酒精提取物好。三种不同产地的艾叶醇提水溶性部位抑制血小板聚集(p{lj}lt;0.001)。这两种剂量比其他两种艾叶更有效。在136mg/ml剂量下,三种艾叶的差异并不明显。从艾叶中提取的两种成分,β-谷甾醇和5、7-2羟基-6、3、4'-3甲氧基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然而,与这两种有效成分相比,β-作用于0.7的谷甾醇、1.35mg/ml剂量明显优于后者(p{lj}lt;0.001)。
6、止血作用。艾叶水浸液对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,但也有人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尚未得到证实。艾叶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,常用于温经止血和炒炭。药理实验初步证明,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。张学兰等对其止血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,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,烘焙2~5及炒炭品100{bf}与生理盐水组相比,水煎液能明显缩短实验鼠的凝血和出血时间,在烘干产品2(180℃)上存在显著差异、10分钟)、烘品3(180℃、20分钟,烘干4(200℃)、10分钟)止血效果最明显,与生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。其它样品组没有明显的止血作用。建议用18℃烘烤10种方法改用艾叶制炭。~20分钟和200℃烘烤10分钟,成品外观呈焦褐色。
7、对胃肠道和子宫的影响。野生艾蒿煎剂能刺激兔子离体子宫,产生强直性收缩。粗浸霜对豚鼠离体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。小野生艾蒿浸泡液对离体兔肠有大量的抑制作用。
8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。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青蛙心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。从克里米亚的艾蒿中分离出来的Tauremin(是一种倍半萜内酯)可以增强离体青蛙心脏、猫心脏和在位猫心脏的收缩力,减缓猫心脏的心率,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起到拟肾上腺素的作用。
9、抗过敏作用。艾叶油0.5ml/kg灌胃对抗卵白蛋白引起的豚鼠过敏性休克,可降低死亡率。
10、其它作用。桥秀治报告艾叶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单宁,可以降低家兔因温刺而发热的体温。但其作用剂量已接近死亡,不能作为解热药使用。用小鼠耳朵涂巴豆油引起炎症模型,用艾叶挥发油向小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0.0125g,均有抗炎作用,效率为57.8{bf}及75.O{bf};p值均小于0.001。E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也可以延长艾叶油。小野艾水浸液对兔耳血管灌流几乎没有影响,注射小鼠腹腔或静脉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(Lochett氏法)。大鼠内服利尿作用明显,毒性中等,可用于临床实践。
禁忌:本品药性温燥,阴虚血热者慎用。有小毒,不能过量服用。
1、《纲目》:"苦酒,香附为使。"
2、《本草备要》:“病人禁止血热。”
3、《本经逢原》:“阴虚火旺,血燥生热,宿有失血病者为禁。”
一、用法用量:一、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1~三美元;入丸、散或捣汁。外用:捣绒作芯或制成艾条熏灸,捣敷、煎水熏洗或炒热熨烫。
二、食用方法:
1、艾叶蛋糕。方法:将艾叶打成浆,然后用糯米粉做成艾叶蛋糕,味道很香,有一点艾叶苦味,吃后牙齿和脸颊留下香味。功能:具有美容功能,是妇女分娩的理想零食,对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2、母鸡艾叶汤。做法:1只老母鸡,15克艾叶。将老母鸡洗净,切成块,和艾叶一起煮汤,分2分~三次食用。功能:补气摄血,健脾宁心,适用于月经过多、心悸、失眠多梦、少腹冷痛等。
3、艾叶甜汤。做法:艾叶15g,白糖20g,一起煮汤喝。功能:清热利湿,活血化瘀。适用于女性经络干燥、尿红灼痛、口干口苦、喜冷水、便秘困难、舌红苔黄、脉络无力等。
4、艾叶阿胶粥。做法:阿胶20g,干艾叶10g,红糖1勺。干艾叶用3碗清水煎20分钟,倒出果汁。将阿胶捣碎,加入果汁中,煮至完全溶解(边煮边搅拌),加入红糖搅拌均匀。月经过多时服用。一天两次。
5、艾叶肉圆。方法:将猪肉和艾叶切碎,加入适量的盐、姜、味精、花生油、生粉和鸡蛋,搅拌均匀,然后用常规方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。或煮、煎或蒸。功能:暖胃安神。
6、艾叶饺子。做法:(1)300克艾叶,切碎;葱、豆芽、豆腐适量切碎。(2)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,用盐和味精调味成馅料。(3)用面团包成饺子形状,在锅里蒸或煮。功能:增进食欲。
7、艾叶红糖水。做法:姜5片,枣5片,艾叶15g,红糖适量,水煎。功能:用于女性痛经。
8、姜艾鸡蛋。做法:姜15g,艾叶10g,鸡蛋2个。加水煮熟后,将鸡蛋去壳煮熟,喝汁吃鸡蛋。功能:用于女性月经过多。
9、面粉蒸艾叶。方法:去除新鲜艾叶的硬茎和枯叶,用清水冲洗沉淀物,然后按1公斤艾叶与250公斤面粉的比例混合,混合均匀,使所有艾叶都沾有面粉。然后在笼子里蒸大约30~40分钟后出锅。蒸好的艾叶是灰白色的,没有强烈的芳香药味。然后放入碗中,加入芝麻油、辣面、洋葱、大蒜等调味料。功能:开胃暖胃。
10、艾叶菜团。方法:将艾叶切碎,放入适量面粉,用水和盐揉成面团,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菜团,放入锅中蒸熟。功能:能通气血,祛寒祛湿,止血,安胎。特别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可口,具有开胃健脾、增进食欲的功效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