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鱼生病的原因,夏天如何预防鱼鱼生病
鱼鱼生病的原因
常常我们发现鱼生病,立即反应是下什么药有效,鱼药下了有效,皆大欢喜;下了没有效,准备买新鱼来放。可是很少人会想到鱼为什么会生病?到底那里出错了?如果不加以修正,同样的事过一段时间又会重复发生。我想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就在于累积失败的经验,修正我们的养鱼技术、观念。
要了解鱼为什么生病,首先要知道鱼生病的发展流程,鱼生病的发展大多遵循着类似的过程:鱼类抵抗力下降造成病原有机可趁,因而鱼类因病原抵抗力又再下降,更多大量病原再度侵袭鱼体,导致鱼类死亡。
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型,一般鱼类的死亡通常都遵循着同样模式,但是在这模型中有两个疑问,病原从何而来?及为什么免疫力会下降?
在水族箱中甚至放大到室外的池塘,我们都可以说这是封闭的系统,怎么说是封闭的系统呢?因为在水族箱中的水并非从天而降,必须经过我们的换水工作,水族箱或池塘的环境方能和外界相通,因此在非常大的范围内可以由人为控制水族箱中的环境,比方说可以将水族箱完全消毒,使病原完全从缸中消失。
水族箱中的病原,一般可以分成病毒、细菌、微菌、寄生虫等四大类,一般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疾病,没有精密的设备很难加以检验,加上并非能强力感染致死,除了提高鱼体抵抗力之外,也无他法治疗,因此不去详加说明,而后三类它们的来源都是因为引进不洁的水、生饵、和带病的鱼只所致,细菌、微菌虽可以随空气传播,但除了鱼场外,在一般水族爱好者的缸中,能因两缸相邻而传播致病的几率太小了,一般常见的带原者就是鱼只,尤其是寄生虫。带有病原的鱼,由有病的鱼缸携带病原到其他的鱼缸,造成疾病传播,而不管是细菌、微菌、寄生虫,它们要使鱼只生病,它们必须要在缸中有一定的数量才行,数量稀少的病原,一只两只的寄生虫,在鱼缸内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,而象细菌、微菌它们在水中成长虽然很迅速,但却要提供它们成长的营养盐,那就是存在水族缸中过量的蛋白质,也就是说要先有水质不良,才有细菌、微菌繁殖的环境。而对寄生虫来说,它们成长的环境需求就是虚弱的鱼只,要先有虚弱的鱼只,它们才能附生其上大量繁殖,再感染其他鱼只。
夏天如何预防鱼鱼生病?
鱼疾病的具体防卫措施为:鱼种要新、喂养得当、拒绝有毒物质或食肉动物进入水族箱,正确使用加热灯、照明灯增氧器和过滤器,还要保持水质的清新,适度放养。此外,因为水草和淡水观赏鱼的关系非常密切,所以再保持淡水水族箱的生态平衡时,绝不可忽略水草的种植。
报道,无论观赏鱼的产地在哪里,都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进入市场,因此在购买前须有相当长的时间以恢复体力,因此除了在鱼商的水族箱中,应先观察其是否有潜在疾病,而首次购买的鱼在最初几周中,应在水族箱中进行群体隔离监护,此后,每次添加新品时都需先隔离于另一水族箱,几周后才可和原有的鱼生活共处。用来移动病鱼的鱼网,需经过消毒手续,应先用专用消毒剂清洗后才能再次进入水族箱,否则在有病原存在的水体中用过的鱼网,会将病菌带至其它的水体中。
饲料的投放过多时,会导致水藻无限制的生长,而污染水体,所以放量要适当。喂养时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,每天喂2~3次,每次投喂的喂养量,以鱼群在几分钟内吃光为宜,每次的量要固定,不宜太多,鱼会将箱内的碎屑吃光,有利于保持水质的清新。饲料不合适或品种过于单一,会造成鱼维生素摄入量的不足,而降低鱼的抗病能力,所以应加替选用不同品牌的饲料,以确保鱼所需的各种维生素,同时避免厌食的情形。





